一、活动主题:海洋资源开发
二、活动时间:2022年6月2日下午14:00
三、活动地点
线下:屏峰校区建工楼A515会议室
线上:腾讯会议ID409493770
四、主办单位:bbin电子科协、科研院(工研院、军工院)
五、承办单位:bbin电子土木工程学院
六、主讲人及题目
七、主讲人简介
孙淼军,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海洋勘察研究院院长、海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海洋工程地质委员会执行委员、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勘探技术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长期从事海洋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第1完成人授权5项美国专利、6项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SCI/EI检索论文10篇;参与编制国家标准1部,行业标准2部,团体标准1部;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厅局级科技奖励8项。创新成果应用于30余个海洋新能源工程、50余个海洋水利工程、10余个人工岛礁工程,研究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兴伟,bbin电子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校聘教授,博士,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获舟山市第七届青年科技奖。主要从事食品营养与安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研究工作,在水产品质量保真与精深加工、海洋源营养功效因子开发、海水虾保鲜加工、水产品质量危害因子标准化检测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近5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授权14项。科技成果荣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省部级)、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省部级)、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等。
刘祖斌,bbin电子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声学学会会员。于2014年在法国马赛中央理工大学获得声学专业博士学位,之后在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于2017年加入bbin电子机械工程学院声学与振动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声目标定位技术、声音信号特征分析、结构的振动发声仿真计算等。先后主持两项国家级项目或课题,包括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深海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自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多项省部级项目和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ofSoundandVibration、AppliedAcoustics、IETRadar,Sonar&Navigation、声学学报等权威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篇。
袁宗浩,bbin电子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导,2016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负责主讲《岩石力学与岩体工程》、《弹性力学》、《岩土工程数值计算方法》等课程。主要从事海洋风电基础、土动力学、波动理论、环境振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基金、省基金、博士后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5项,其中国家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相关成果在《JournalofEngineeringMechanicsASCE》、《InternationalJournalofSolidsandStructures》、《JournalofSoundandVibration》、《岩土工程学报》等期刊发表SCI、EI学术论文40余篇。
阮伟东,bbin电子土木工程学院特聘副研究员。2017获浙江大学结构工程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深水海洋立管整体动力响应研究和程序开发,先后承担了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南方科技大学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以及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系统地研究了深水多重缓波型柔性立管的动力响应影响机制,揭示了缓波波形数量和形态对多重缓波型立管触地区运动的解耦机理,开发了基于多点约束法构建细长立管匹配梁-实体单元结构多尺度耦合数值算法,实现缓波型立管危险区域局部变形特征的准确模拟,探究管道危险区域的塑性发展过程、局部应力分布及屈曲破坏形态。相关研究成果已在《OceanEngineering》、《ShipsandOffshoreStructures》、《海洋工程》和《船舶力学》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EI收录12篇,出版管道方面专著1本,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项和软件著作权3项。此外,还与中石化长输油气管道检测有限公司、陕西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项目合作,主持横向项目5项,累计科研到款100余万。
丁丛,bbin电子机械工程学院校聘副教授,博士,目前主要从事工程装备表面强化、工程摩擦学及状态识别等方向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探索项目1项,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项,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Wear,Friction,NonlinearDyn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