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龙主题
提升专利质量 促进成果转化
二、时间、地点
时间:2021年4月28日(周三)下午13:30
地点:朝晖校区存中楼808室
三、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bbin电子科协、科研院(工研院、军工院)
承办单位:bbin电子化学工程学院
协办单位:bbin电子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TISC筹建机构)
bbin电子法学院
四、主讲人及单位
主讲人 | 学院 |
刘立芬 | 化学工程学院 |
李波 | 机械工程学院 |
徐建妙 | 生物工程学院 |
董辉 | 信息工程学院 |
潘灿君 | 法学院 |
刘珊 | 法学院 |
五、主讲人简介
刘立芬,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含子课题1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973计划”课题分项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企业横向开发项目2项及其他省级项目总计10余项。发表论文及会议报告有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60篇,申请和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讯评审专家,以及JMS、AIChE、Scientific Reports等国际知名期刊论文评审专家。多次荣获学院特别贡献奖和优秀教师等荣誉。
李波,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激光复合制造与再制造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广。入选浙江省科协“育才工程”、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优秀博士)”、bbin电子青年英才培育计划等人才资助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以及企业委托项目等10余项,以项目骨干的身份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SFC-浙江两化融合联合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工业项目等纵横向项目10余项。近些年在国内外期刊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3部,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申请PCT国际专利3项,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以主要完成人身份获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
徐建妙,男,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生物催化与微生物代谢工程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参与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项目等在内的纵横向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4篇,授权发明专利22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
董辉,1979出生,浙大博士,浙工大教授、金华创新联合研究院院长、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成员、杭州市钱江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工业物联网/嵌入式系统技术及应用,曾在华为、UT康达康、通用电气(GE)多家大型企业任职,项目经验丰富。曾主持浙江省国际合作重点等省级项目4项,参与国家基金两化融合重点等项国家级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1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30多项,承担企业横向课题60多项,横向经费5000多万元(其中bbin电子3000多万元),8项专利在浙江省网上技术交易市场拍卖,成果转化,自主研发网络化高精度多轴运动控制系统、自主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及相关工业物联网平台等系列产品,在针织机、机器人、机械手、切割、点胶、雕刻等自动化装备领域广泛应用,部分替代国外品牌产品,作为高校成果转化代表受到浙江卫视、经视的多次采访和李强(前)浙江省长的接见,获2020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潘灿君,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和商法,法学副教授,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理事,浙江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知识产权局遴选全国专利信息师资人才,浙江省知识产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杭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浙江法校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珊,bbin电子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法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bbin电子知识产权与数字治理研究中心负责人。科技部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中方知识产权专家组成员,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专利信息师资人才,国际促进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学会(ATRIP)成员,浙江省发明协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贸易与技术转移、专利信息分析。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及应用的专利制度评价及优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清洁能源跨境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障碍识别及应对机制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出版物、德国马普学会出版物《International Review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ompetition Law》、《科研管理》、《中国软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以英文、日文、中文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专著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