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讲座预告对话经典:文学与人生的双重融合

来源:人文学院发布时间:2019-10-12
浏览次数:3447

     讲座题目 对话经典:文学与人生的双重融合
     主 讲 人 刘 勇
     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马工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首席专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副主编
     2018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主持人
     讲座时间:10月12日下午15:25
     讲座地点:屏峰校区郁文楼B406
     内容提要:俄罗斯有一句谚语:读不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可以从一个人的脸上看出来的。对一个中国人来说,读不读《红楼梦》,读不读鲁迅,也是可以从脸上看出来的。很难想象中国没有鲁迅、英国没有莎士比亚、法国没有雨果、俄罗斯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会是怎么样的情景。但在当下信息化、网络化高度发达的环境中,经典作品在一般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那里却越来越不受待见,甚至把经典讥讽为“死活读不下去”的东西。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文学作品的经典意义并不会因为“不受待见”而消失或者改变,但另一方面,经典的生命力需要与读者产生对话才能更好地释放和延续。
讲座人简介:刘勇,文学博士,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马克思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副主编。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在《新华文摘》和《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出版学术著作数十种,成功申报2018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京津冀文脉谱系与大京派文学建构研究”。主持多项国家重大、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科研成果分别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与一等奖。主讲“中国现代文学史”获北京市精品课程,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获北京市精品教材。曾任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新加坡新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课程教授、香港大学访问学者,并先后在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意大利、希腊、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和文化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