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期书香沙龙预告 |闫丽丽:我愿带着好奇之心 日夜不倦地窥探这个世界
沙龙主题:我愿带着好奇之心 日夜不倦地窥探这个世界
沙龙时间:5月28日(周二) 18:30
沙龙地点:屏峰校区健行书咖(健行b楼二层)
主讲人:闫丽丽老师
主讲人介绍:
闫丽丽,bbin电子设计艺术学院讲师,中国美术学院博士毕业,主要讲授《设计与现代生活方式》、《设计与文明》等课程。
内容简介:
约翰・伯格专注于“观看”这个行为本身,他敏锐的观察和对影像、画作的解读能力向我们解释了何为观看,如何观看,观看如何影响和塑造了我们自身。通过伯格,我们重新思考如何解读艺术作品、照片和广告,思考在机械可以复制艺术品的时代里文化与视觉传播的关系。然而,伯格又不仅只是在讨论“观看”,他是从不同的面向解读社会万象,藉由照片等社会影像,提供一种观看世界的视角,他用一种丝丝入扣的经验论,使得自身与客体休戚与共,由此成为理论。
作者简介:
约翰・伯格(John Berger),英国艺术评论家、小说家、画家和诗人,192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46年退役后入切尔西艺术学院和伦敦中央艺术学院学习。1940年代后期,伯格以画家身份开始其个人生涯,于伦敦多个画廊举办展览。1948年至1955年,他以教授绘画为业,并为伦敦著名杂志《新政治家》撰稿,迅速成为英国颇具争议性的艺术批评家。
推荐理由:
约翰・伯格的书可谓是艺术入门的经典读物。1972年,由约翰伯格主导的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在英国BBC播出,这个节目改变了西方一整个时代的观看方式,本书即是与之相配套的同名图文书。伯格在书中所普及的观念,是普通读者了解和观看西方艺术的重要手段,它论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女性作为被观看对象、油画传统、广告与资本主义等部分的内容,他的文字有效地化解了绘画被专业设置的高贵藩篱,也使照片摆脱过多的影像理论,还原为亲切的视觉读物。他告诉我们:观看先于言语。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他人的视线与我们的相结合,使我们确信自己置身于这可观看的世界之中。而当图像终于取代文字,充斥于视线所及的一切空间,我们又该如何观看而不致再度迷失?
报名步骤
①关注“zjut书香工大”公众号
②点击底部菜单栏“书香沙龙”→“书香工程”
③使用精弘通行证登录后点击“读书会报名”即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