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四业课堂”第一课暨“绿色制药前沿论坛”第四十讲预告

来源: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发布时间:2018-12-06
浏览次数:3181

题目:本草一感动生命的意义一一手性合成与手性中药研发之感悟 

主讲人:林国强 院士                                       

时间: 2018年12月11日(星期二) 13:30-14:30

地点: 屏峰校区健B二楼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

林国强,研究员,有机化学家,博士生导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主任(2006/07-2014/07),Tetrahedron / Tetrahedron Letters出版物理事(1992年起)及地区执行编辑(2001年起),世界华人有机化学家协会理事,《有机化学》,《中国化学》,《化学学报》副主编,IUPAC生物化学委员会委员,资深委员(1998―2006)。2005年受聘复旦大学。

林国强院士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1964年至1968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至今。1981年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1986年至1987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和美国Smith Kline药业研究开发部作访问科学家。1990年起至1999年,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常务副所长和所长。2012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3年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4年度陈嘉庚化学科学奖、2014年中国化学会“手性化学成就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0-2014年度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发表论文240篇,授权专利40项,实施转让10项,其中2项获上海市发明创造专利奖三等奖和第十六届中国专利金奖。完成国内外著作4本,分别是《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Asymmetric Synthesis》(Wiley, 2001年)、《手性合成――不对称反应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第一版荣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第二版“列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2007年第三版、2010年第四版、2013年第五版)、《手性药物――研究与评价》(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出版) 和《Chiral Drugs: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Action》(John Wiley, 2011年)。

研究领域:具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结构与合成,不对称合成反应、生物催化反应和手性 药物小分子的合成。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结构与合成、不对称合成反应及酶催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