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用于烟气脱硫液多污染物同时控制的功能材料研究
讲座时间:4月21日(周五)下午14:00 - 15:00
讲座地点:环境楼一楼会议室(子良C110)
主 讲 人:华北电力大学 汪黎东教授
主讲人简介:
汪黎东,男,博士,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污染控制,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课题、中央高校基金重大项目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包括J Mater Chem A、Appl Catal B-Environ、Environ Sci Technol、Chem Eng J、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权威期刊;授权发明专利8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项,申请发明专利15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著作1部。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6年获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现主要从事的研究工作包括:燃煤烟气多污染物控制及资源化、环境友好材料开发、CO2控制技术等。
报告主要内容概述:
燃煤烟气SO2是导致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开发硫资源回收型燃煤电站超低排放技术是我国“十三五”的重大需求。在常用的湿法脱硫工艺中,烟气污染物经浆液洗涤后将汇集于脱硫液中,其中亚硫酸盐和重金属(如汞离子)是重要的污染物。现有对于亚硫酸盐的处理主要采用强制氧化法,对汞离子采用螯合沉淀法,综合治理成本高,工艺复杂。
我们以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镁法脱硫工艺为背景,针对上述多组分污染物协同控制问题,开发了一类用于催化亚硫酸镁氧化-吸附汞离子的双功能材料。该类材料以钴、锰等过渡金属离子为活性组分,以活性炭、纳米碳管、SBA-15等多孔材料为载体,通过浸渍、水热等方法合成。与传统工艺相比,亚硫酸镁的氧化速率可稳定提升4-6倍,汞离子的吸附容量达到160mg/g。研究成果可为开发新型脱硫氧化工艺、提高副产物回收率、实现脱硫技术的升级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