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北京+20”:性别、媒介与传播行动主义
主讲人:卜卫教授
讲座时间:2016年11月15日(周二)13:30-15:00
讲座地点:人文学院会议室(郁A304)
承办单位:浙江省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学科;人文学院
主讲人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丹麦北欧亚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兼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全国妇联权益部特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性别与法律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民间社会组织“北京工友之家”顾问等职。并先后担任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和蒙古区域的传播项目、儿童参与项目、反对儿童暴力与媒介倡导、反对针对儿童和妇女的跨境以及国内人口拐卖的研究项目、青少年抗击艾滋病项目、女童发展等项目顾问(1999-2016)。
卜卫长期从事传播与社会发展(communication for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的研究。自1990年以来,在下列领域发表了大量著述:传播与社会发展、传播与儿童青少年发展、流行文化研究、儿童参与与媒介赋权、女权主义传播研究、流动劳工的传播研究和文化研究、媒介素养教育、NGO与传播行动主义、艺术行动主义与社会变革、传播参与与全球治理、媒介新技术与社会发展、通过传播赋权弱势群体、社会科学方法与方法论等。2007年以来的研究工作集中于流动劳工的底层传播运动研究,其内容包括改善公共健康、抗击艾滋病、减少针对妇女和儿童的暴力、反对针对妇女儿童拐卖、发展草根文化以及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现为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创新工程“中国特色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首席研究员。
卜卫也一直在发展与传播赋权领域从事大量的实践项目,与农民、劳工、流动人口、被拐卖的妇女、少数民族、农村儿童和青年艾滋病感染者等人群和社会组织一起探索和发展地方的传播行动。作为培训者和顾问,她参与一些社会组织的志愿工作。2001-2006年以来,卜卫和她的研究生一起建立和发展了中国法学会反对家庭暴力网站。自1997年以来,卜卫为发展项目和社会组织进行了约200多场的有关人权、反对针对妇女和儿童的暴力/拐卖、公益传播、性别平等、儿童权利、媒介监测、艾滋病预防与干预、NGO组织的传播倡导等主题的参与式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