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活细胞上的化学
报告人:陈鹏
地 点:邵科馆二楼国际会议厅
时间:2015年4月20日(周一)15:30
报告人简介:
陈鹏,男,1979年出生,甘肃省兰州市人。200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2007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并随后在Scripps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2009年归国,现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 在独立工作中以“活细胞水平上的蛋白质化学修饰与调控”为主线,发展了蛋白质活体标记的化学方法,并开展了这些标记手段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曾获Burroughs Wellcome基金会奖学金(2005-2006年),Elizabeth Norton研究奖(2007年),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2011年),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会评论》新科学家奖” (Chem Soc Rev Emerging Investigator Lectureship 2014)等,并担任“自然”出版集团Scientific Reports杂志的编委。已在Nat. Chem.、Nat. Commun.、Nat. Chem. Biol.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考察北京大学时,作为唯一的教师代表向习近平汇报了教学科研工作。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并入选了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报告内容预告:生物活体如单个细胞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化学反应环境,在其中发生的反应需要常温、常压、水相、无毒并且不受生物体内各类化学活性物质的干扰。绝大多数人们所熟知的化学反应都无法在这个体系内进行。因此,开发这类被称为“生物正交反应”(Bioorthogonal Reaction)的方法既是一个重要的科学挑战,也是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活体细胞内进行化学反应,能够使我们在分子尺度上修饰、标记和改造生物大分子,并由此探索细胞信号传导路径,揭示疾病发病机理,了解生命过程机制。这项技术最终将会实现对各种活体生物的生理过程进行调控,并对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产生深远影响。